close

大江大海一九四九.JPG

那天去聽了龍應台來新的演講,難得第二天早報就有一篇詳實的報導,先分享一下:


龍應台建議新馬也寫《大江大海》

2009-11-09

張曦娜

 

以新書《大江大海·一九四九》在全球華人世界引起轟動的龍應台,昨天下午在仁定巷傳媒中心禮 堂與本地讀者見面。講座《站在歷史碼頭回看大江大海》吸引了1200余名聽眾到場,由於聽眾人數遠超過禮堂座位,除了演講現場之外,許多無法進場的聽眾, 還坐到場外透過螢光幕聆聽龍應台的演講

15萬字的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講述1949年國民政府遷移到台灣至今的60年歷史,龍應台在 該書呈現亂世中小人物的命運,打開了傷痛記憶的黑盒子;龍應台在講座首先談到《大江大海》的寫作緣起,她說,新書於9月初出版後,記者的第一個問題就問 她:《大江大海》是不是衝著101號來的?她說,其實她最先萌生起寫1949的念頭已是20年前的事了1989她住在德國,當時柏林圍墻崩塌、蘇聯解體,在歷史現場看到整個東歐的變化後,她心裡就想,應該有人好好的來寫中國的19491999年她開始讀1949的舊報紙,從11日讀起,但沒有讀多久,台北市長來找她,她後來到台北去當公務員。她擔任台北市文化局長,一做就做了三年多,寫作計劃因而延擱。2004年她想要動筆,她的私人生活卻發生了 很多變化,包括父親去世,母親失憶,這才警覺到,那扇歷史的門快要關上了,尤其是母親的失憶帶給她的震撼更大,在急迫感下終於在去年正式動手。

龍應台為了《大江大海》訪問了從台灣中南部鄉下的台籍國軍和台籍日兵,從總統、副總統、國防部長到各級公務員、詩人、作家,以及東北長春圍城幸存者,甚至澳洲、英國、美國的戰俘。


在談到採訪對象時,龍應台說,幾乎全部受訪對象在回憶起與家人的分別時,情緒都崩潰了,她特別以台灣著名詩人瘂弦為例說,當年瘂弦在河南家鄉與母親告別,母親在他的背包裡塞烙餅,他還覺得母親嗦,頭也沒回的就離家了,怎樣也想不到從此再也沒有機會看到母親。

龍應台說,完成這本書之後,若要她從書中提煉出一句話,那她會說:在亂世中任何一個時刻的決定就是一輩子的決定,一次的分離也許就是永別。

龍應台說,在收集史料時,她也花了很多時間讀新加坡、馬來亞的資料,例如台南醫師吳平城在1944年被徵召到南洋,他寫的軍醫日記很精彩,日記裡面有很 多部分寫到了新加坡,但礙於寫作技巧上需要的文字張力,她無法將這些材料融進《大江大海》,又如當時馬來亞有9萬人被逼到泰緬邊境去建桂河大橋,犧牲了無 數寶貴性命;再如馬來亞的大肅清、新加坡的大檢證,這些歷史碎片都沒法放進這本書,她建議新馬兩地寫出各自的“大江大海“。

 

龍應台強調說,她一開始就決定不要寫成一本學術著作,而要有一種文學的魅力,要有像蜻蜓一樣輕的翅膀,可以飛起來,她要說的是故事,但又不是小說,因此是有註腳和歷史基礎的大散文。《大江大海》沒有代錶性,純屬一個作家個人的、對1949的探索。

 

為千萬戰魂上一炷文學的香

龍應台說,《大江大海》著眼的是“萬骨枯”,她要為千萬戰場上的亡魂上一炷文學意義上的香,她要以文學形式,為幸存者說聲謝謝。

昨天的講座上不 少土生土長的觀眾和來自馬來西亞的觀眾發問。在回答時,龍應台並不否認,不同地區的讀者閱讀《大江大海》會有不同的反應,台灣和香港讀者讀後更多的是一種 同理心和深沉的感動,而大陸讀者更多的是震撼,少的是同理心。因此她期待能有更多人寫出更多這一類書。

她也在回應讀者的問題時說,她並 不想在這本書扮演審判者的角色,但這並不是說,事情沒有對錯是非之分;相反的,事情是有正義與非正義、對與錯之分的,德國納粹做的事、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所 作所為,這些侵略者都有他們應付的責任;但《大江大海》的核心意圖是希望把一些機器例如德軍的機器、紅軍的機器、日軍的機器拆開,讓人看到孤零零的個人, 這些個人受傷的地方,至於甚麼是對的,甚麼是錯的,讀者應有智慧去判斷。


龍應台的書每一本我都會買,因為一向欣賞她犀利精闢卻不失溫柔的文字。這本書是我家阿媽從台灣帶來的,坦白說,有點看不下去

幾乎每個人看過都說會邊看邊哭,我看了只覺深深的無奈~無情的戰爭把多少家庭拆散,偏偏又是自己人打自己人,是誰的錯?不管是日本人,蘇俄老毛子,八路軍,國民黨,共產黨,看來真是沒一個好東西

所以,龍教授自己也說,這本書中沒有對錯的判斷,只是呈現那個年代不同小人物的故事。出來說故事的人不乏當年踩著鮮血前進的人,只是,誰來判他們的罪?動亂的大時代,小棋子的一舉一動,莫不是受命運大神的牽引?誰來質問命運?

當然,像長春圍城這樣前所未見的史料,令人不忍猝讀的文字,也是身為母親的我是根本不敢細看的

那天親睹龍教授的風采,看到她個子不高,聲量柔美,用語和腔調都動聽得不得了。書中的故事被她娓娓道來,時而辛酸,時而無奈。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,她所關心的,不是這本書中受人揣測的政治意涵和對史實的爭辯,而是延伸自上一本‘目送‘的主題,父母子女間的課題,在某個時代,一次的暫別,可能就是永別。她講到先前她父親逢人就介紹“這是我女兒,她會說七國語文‘那種令子女困窘的情景時全場大笑,但現在父親不在了,連陪他散個步,被他拿來誇耀都不可得~龍應台在回答問題時說‘目送‘是她永遠無法拿來當演講主題的一本書,她心中的痛,或者只有已失去父母的人才可能體會吧

事前在報紙上就看到不少人投書講述看這本書的心得,所以可以預見當天一定會有一些‘精彩‘的問題。果不其然,有人先表達一番對‘阿扁下台坐牢台獨勢力隨之滅亡‘的欣慰,再問1949的動亂對台獨勢力的崛起有沒有影響;龍教授先簡單回答說當然是有影響的,再補充說不管是統一或獨立對台灣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如何和平共處才是重點

又有人過度引申龍應台之前擔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的角色,先是問她知不知道兩岸領導人會面時會怎麼談;還有人拜托她傳話給馬英九(聽到這裡因為太離譜聽不下去實在不知他要傳什麼話),當然這些無稽的問題被龍教授很婉轉地四兩撥千斤撥掉了~她說,她也不在乎兩岸領導人對這本書有什麼看法,比較在乎的是兩岸人民是否能因此增進一些理解,對彼此多一些同理心;她也很希望中國也有人出書由老百姓的角度敘述史實(聽來很難),技巧之高,道理之簡明易懂,連在我前後的中國學生們都頻頻點頭稱好。這時我才明白,原來全場一千兩百人,恐怕很多人是衝著想利用這本書為兩岸未來關係解碼而來(這也是太大的包袱了,且套句龍教授自己的話,這本書在北京還‘地位未明‘呢)

另外一個領悟則是,對很多本地人來說,台灣來的話題,除了政治,還是政治~對這些人來說,‘人文關懷‘和‘自我省思‘,應該是辭典中找不到的吧

當天我帶了四本書給她簽名,龍教授還很細心地寫上了我的名字~事後有人說,我這樣還真是年少輕狂的粉絲舉止~也罷,在大作家面前,我當個小粉絲也是心甘情願

 

龍應台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eejen200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